努力开展教学反思活动,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发表时间:2007-6-1 09:15:35 编辑:泸高教科室
点击/评论:13832/0
努力开展教学反思活动,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泸州高中数学高级教师 赵晓林
内容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写教学反思的要求、以及写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和意义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反思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很多,效果千差万别。有的教师大学毕业后三年(一个周期)就能较好胜任教学工作,再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成为一个名师。而有的教师则不然,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基本胜任教学工作。分析其原因,他们在专业知识、个人素质、敬业精神等方面都基本相当,问题在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思考太少,即教学反思太少,没有及时地总结和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也没有理性地加以思考,更没有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延缓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时间。所以,进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是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自我思维和再学习的一种有益活动,难怪乎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写教学反思不是一件高深莫测的难事,也不是一件坐而论道的玄思。它只是将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之处,疏漏、失误之处,师生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灵感,以及学生对问题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创新思维的火花和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所改进的教学方法等,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反思并加以理性思考,从而得到启示和体会,供今后教学参考和使用。所以,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不图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它被称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条共同途径。
写教学反思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养成冷静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一般性的思考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忘;而写,能够及时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记录下来。坚持写教学反思,一方面可能会引起教师对某些较突出的典型问题的注意,继而对它们进行探究、思考和改进,从而提高对这类问题的教学处理艺术;另一方面也帮助教师把成功和失败的点滴积累起来,通过冷静分析、思考,提炼出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使教师能够历史地、全面地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变化,再从自己的变化中来看待教育、思考教育,从而成为一名真正拥有丰富教学经验、教育思想和善于理性思考的教师。
写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深入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一般的教师往往只知道怎么去教,而对为什么要这样去教思考得较少,不能自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肤浅,理论和实践脱节。而写,往往会使人自觉产生一种写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教师就会深入思考,而且为了让思考深入还要自觉去参阅一些资料和书籍,这就促进了教师进一步的学习,并使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实现了对理论认识的提高,找到了自己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促进自己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写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积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素材。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人们常说:“问题既课题。”问题从哪儿来?如果平时没有反思习惯的教师,就很难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写,往往就会引导教师去关注他的教学现象,对教学现象中所显示出的问题(教学事件或个案)进行比较仔细和全面的认识探究,从而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深入研究思考的问题及“课题”。而且,写教学反思所记录下来的大量原始材料本身就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最好素材。而且这些记录下来的原始材料有时本身就可以“串联”成一些小的科研论文。
总之,反思是进步的起点,没有反思就没有突破和发展。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作为老师,每天一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养成了写教学反思的习惯,能充分地激发自己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厚实的实践性基础。写教学反思是教师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教书者走向教育者、研究者的阶梯。
编辑:泸高教科室